肃慎历史介绍 肃慎民族历史简介[已更新]
肃慎,亦称“息慎”、“稷慎”,其先为“玄夷”,夏、商时期生活在黑水(黑龙江)和松花江流域1带1个陈旧部族。肃慎,濊貊,东胡被称为古西南3大民族。古籍中把“肃慎”部落领地称为“肃慎国”,与中国中原王朝有来往;历史学家多以为秦、汉和隋、唐时“挹娄”、“勿吉”、“靺鞨”、“女真(满族)”等部落均和“肃慎”有渊源。另外一说法是舜的时期已有他们,生活在山东1带,向舜朝贡,后受西周压力北迁。战国秦汉时称ion=edit&redlink=1">真番,北齐恢恢复名,汉4郡中的真番郡能够与他们有关。成为后来的女真人与诸申。
《辞海》的解释:“古肃慎地,汉为夫余地,唐为渤海地,辽为上京东京道,金为上京、咸平路,元属辽阳行中书省,明为女真地,领于奴儿干都司,清初为吉林将军辖区”。
《晋书·4夷传》“……肃慎氏,一位挹娄。在不咸山北。”《通典》中有:“挹娄即古肃慎,其国在不咸山北。”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记载“西南海以外,......大荒当中有山,名曰不咸,有肃慎氏之国”。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……有隼集于ion=edit&redlink=1">陈廷而死,楛矢贯之,石砮,矢长尺有咫。陈泯公使使问仲尼。仲尼曰:‘隼来远矣,此肃慎之矢也。昔武王克商,通道9夷百蛮,使各以其方贿来贡,使无忘职业。因而肃慎贡楛矢石砮,长尺有咫,先王欲昭其令德,以肃慎矢分大姬,配ion=edit&redlink=1">虞胡公而封诸陈。分同姓以珍玉,展亲;分异姓以远方职,使无忘服。故分陈以肃慎矢。’试求之故府,果得之。孔子居陈3岁,会晋楚争强,更伐陈,及吴侵陈,陈常被寇。孔子曰:‘归与归与!吾党之小子狂简,进取不忘其初。’因而孔子去陈。”
中国西南现代民族。亦作“息慎”、“稷慎”。传说舜、禹时期,已与中原有了联络。舜时,息慎氏朝,贡
弓(内容来自商讯网)矢;禹定9州,周边各族“各职来贡”的,西南夷即有肃慎。周武王时,肃慎人入贡“□矢石□”。成王时,肃慎氏来朝,成王命大臣荣伯作“贿息慎之命”。康王时,肃慎复至。周人在罗列其国土4至时称:“肃慎、燕、亳,吾北土也。”可见远在年龄之前,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。其散布,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,西至松嫩平原,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阔地域。黑龙江流域出土的魏国平周布和今吉林、 黑龙江两省发现的肃慎典型器物 “石□”,和在上述肃慎人散布区内,遍及发现鼎、鬲等器物,都标明肃慎人与中原地域很早就在政治、经济和文明方面有着频繁的交往和联络。
肃慎故土——兴凯湖
近代以来,考古学家对肯定肃慎文明遗存非常注重,已有了1些重要发现。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,初步阐明远在3000年之前,肃慎人的社会开展已呈现不服衡的形态。散布在松嫩平原的肃慎人,能够农耕有了初步的开展;在长白山以东及以北的更多肃慎部落,则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,还处在开展程度较平原地域各部落稍低的形态。
肃慎亲王坟
西周时肃慎人进贡□矢石□及1种名为麈的植物,都是肃慎人从事狩猎生活的1种反应。史书记载,战国当前,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,直至3国、两晋时,肃慎之名又重新呈现。史学家有不同看法:1说事先肃慎为挹娄所阻隔,不得来朝,其名遂隐;1说挹娄即肃慎之改称,故两名互见,非于挹娄以外,又别有1肃慎。而南北朝时的勿吉,隋唐时的□□,辽金元明时的女真,史家多以为是属于肃慎零碎的中国现代民族,与肃慎有亲密的洲源关系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【V商推http://www.vshangtui.com/news-id-116949.html】看到的,我会给您最大的优惠!
